吠陀占星方法 占星推运的方法

天环

吠陀占星学(Vedic Astrology)是一种古老的占星系统,专注于通过天体运动来预测和解释人类命运。其中,占星推运方法是预测未来事件和趋势的重要工具。以下将详细介绍吠陀占星中的主要推运方法。

吠陀占星方法 占星推运的方法

定义与起源

定义:大运(Dasa)是吠陀占星学中的一个关键预测系统,用于分析和解读行星在不同阶段对个体命运的影响。每个阶段由一颗特定的行星主宰,称为“Dasa Lord”(大运之主)。

起源:大运系统起源于古印度,最常用的系统是“维姆索塔里大运”(Vimshottari Dasa),假设一个人的寿命为120年,并将其分为九个不同的阶段,每个阶段由一颗特定的行星主宰。

计算方法

确定月亮所在的星宿:首先确定月亮在出生时所处的星宿(Nakshatra),并找出与之对应的大运行星。

计算起始大运时间:根据月亮在星宿中的具体位置,确定大运的剩余时间。例如,如果月亮位于星宿的中间,则大运的总时间将缩短一半。

确定大运顺序:每颗行星的大运顺序和持续时间是固定的,但大运的起始时间根据月亮在星宿中的位置而变化。

应用

生活关键时期的识别:大运系统帮助识别个体生活中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。例如,木星大运通常被认为是扩展和增长的时期,而土星大运则可能带来责任和挑战。

事业与财富:通过分析与事业相关的行星(如太阳、木星和土星)的影响,大运系统可以预测职业生涯中的关键时刻。

人际关系与婚姻:月亮和金星的大运通常与情感生活、人际关系和婚姻相关。大运的分析可以帮助预测婚姻、恋爱和家庭生活中的关键时期。

健康与疾病:火星和土星的大运可能预示着健康方面的挑战。占星师通过分析这些行星的大运来预测潜在的健康问题,并提供预防建议。

定义与起源

定义:小限(Maha Bhagya)系统是一种用于预测短期事件的系统,每个宫位被视为一年来进行预测。

起源:小限系统也起源于古印度,与大运系统结合使用,以提供更精确的预测。

计算方法

确定小限星:小限系统将27宿的每宿划分为9个区间,每个区间都有一个区间星,即小限星。

计算小限时间:小限星的值限时间由所属的大运主星时长除以9来定。

应用

短期事件预测:小限系统用于预测短期内的生活事件,如工作变动、人际关系变化等。

与大运结合:小限系统与大运系统结合使用,可以更精确地预测特定时间段内的事件。

法达大运(Firdaria)

法达大运是一种基于行星位置和相位关系的推运方法,用于识别人生中的关键年份和事件。

行运(Transit)

行运系统通过分析行星在特定宫位和星座中的推进,来预测未来的事件和趋势。

日弧(Solar Arc Direction)

日弧系统通过分析太阳在特定宫位和星座中的推进,来预测未来的事件和趋势。

准确性依赖于精确的出生时间

大运和小限系统的准确性高度依赖于精确的出生时间。任何微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预测结果的偏差。

复杂的相位与宫位影响

大运系统的预测不仅涉及大运之主的影响,还需要考虑行星的相位、宫位及其在星盘中的尊卑关系,这使得解读变得复杂。

个体因素的影响

大运系统提供的是总体趋势,个体的自由意志和外部环境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。

吠陀占星学中的推运方法,包括大运(Dasa)和小限(Maha Bhagya)系统、法达大运、行运和日弧等,是预测未来事件和趋势的重要工具。尽管这些方法具有强大的预测能力,但其准确性和应用需要考虑多种因素,如出生时间的精确性、相位与宫位的影响以及个体因素。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,占星师可以更全面地洞察个体的命运和未来。

吠陀占星与西方占星是两种不同的占星体系,它们在起源、理论基础、方法以及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。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:

黄道十二宫的划分

吠陀占星:使用恒星黄道十二宫,根据天空中实际星座的位置来划分,每个宫位都是30度,对应一个完整的星座。

西方占星:使用热带黄道十二宫,根据地球和季节的关系来划分,每个宫位的度数可能不同,可能包含不同的星座。

岁差的考虑

吠陀占星:考虑了岁差的影响,即地球自转轴相对于恒星背景的摆动,导致春分点在黄道上后退的现象。吠陀占星根据春分点的实际位置来调整行星的度数,使之与恒星相对应。

西方占星:忽略了岁差的影响,假设春分点始终在白羊座0度的位置,不随时间变化。

行星和相位的使用

吠陀占星:只使用传统的七大行星(太阳、月亮、水星、金星、火星、木星、土星),以及两个虚点(北交点和南交点),不使用外行星(天王星、海王星、冥王星)和小行星。只使用合相和冲相两种相位,以及一些特殊的单向相位。

西方占星:使用所有已知的行星和小行星,以及一些虚点(如天顶、天底、莉莉丝等)。使用多种相位(如刑、六合、三合、拱、刺等),以及一些特殊的复合相位。

夜叉和恒心

吠陀占星:使用夜叉(Nakshatra)的概念,即27个恒心(Lunar Mansion),每个夜叉约为13.3度,月球每天经过一个夜叉。夜叉反映了月球运行时所受到的恒星影响,揭示了人们内在的本质和潜能。

西方占星:没有使用夜叉或恒心这样的概念,更多地关注月亮在黄道十二宫中所处的位置和相位。

大运和小运

吠陀占星:使用大运(Dasha)的预测系统,根据行星的位置和周期,划分人生的不同阶段,每个阶段都由一个行星主导。大运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小运(Bhukti),即每个大运内的子阶段,每个小运也由一个行星主导。

西方占星:没有使用大运和小运这样的预测系统,更多地关注行星的过境(Transit),即行星在当前时刻的位置和相位,以及它们与出生图的关系。

吠陀占星与西方占星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,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它们的技术和方法上,还体现在它们对宇宙和人类生命的理解上。

在吠陀占星学中,判断星曜的吉凶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,它涉及到对星曜的性质、位置、相位以及与个人命盘的其他元素的相互作用的综合分析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判断方法:

行星的先天吉凶

吉星:通常带来积极、愉快的生活体验,如木星(Jupiter)和金星(Venus)。

凶星:可能带来痛苦或挑战,如土星(Saturn)、火星(Mars)和太阳(Sun)。

行星的庙旺陷弱

入庙:行星位于自己守护的星座时,其正面的积极作用会掩盖其负面的消极的作用。

落陷:行星位于守护星座的对位时,其负面的影响会明显暴露出来。

行星的相位

吉星与吉星的合相位:产生正能量,预示着大吉。

吉星与中性星体的合相位:也是正相位。

凶星与凶星或者是凶星与中性星体之间的合相位:是负相位。

行星的位置

四正宫:第一、四、七、十宫被称为四分宫,吉星落入四分宫是大吉之相。但如果吉星成为了四分宫的宫主星,那么这颗吉星就会转变成为凶星,相反,如果凶星成为四分宫的宫主星,这颗星反而会转变成吉星。

通过上述方法,吠陀占星师可以综合判断星曜的吉凶,为个人提供关于生活、事业、健康等方面的洞察和建议。需要强调的是,吠陀占星学并非科学,其预测和判断基于古老的传统和信仰,应合理看待其结果。

吠陀占星术是印度古代占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献。以下是一些吠陀占星术的经典著作:

《Brihat Parashara Hora Shastra》:由Parashara编写,是吠陀占星术的重要经典之一,至今仍在占星领域被广泛使用。

《Saravali》:由Kalyana Vara编写,是吠陀占星术的另一部重要著作。

《Brihat Jataka》:由Viraha Mihira编写,主要讲述了星座和命盘的计算方法。

《Hora Sara》:由Prithuyashas编写,是吠陀占星术的经典文献之一。

《Phaldeepika》:由Mantreshwara编写,提供了关于占星术的详细知识和技巧。

这些著作不仅是对吠陀占星术知识的总结,也是后世占星师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。